哲学百科 笔记

C0: 引言

哲学的真谛在于通过运用理性推理寻找答案的过程
新思想的通过讨论, 检验, 分析以及批判他人的思维产生的.

哲学所关注的不仅是思想, 哲学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哲学领域中的答案没有对和错之分, 哲学家们对问题的探索往往会走向完全不同的解答, 这些问题是科学以及宗教所无法解释的.

如果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那么由探索发现带来的乐趣以及战栗也只属于人类
人类可以从哲学中获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快感, 以及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快乐. 毕竟, 我们从实现信仰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并非来自社会, 教师, 宗教甚至是哲学家们, 而是来自于我们个人的判断推理.

C1: 古代哲学 公元前 700年 - 250年

有些人看到了传统宗教解答的不足之处, 开始根据理性推论而非传统或宗教寻找答案
这一转变标志着哲学的诞生. 早期社会的大多数基础问题的答案都是由宗教予以解答的: 用上帝的行为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转, 并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泰勒斯是第一位为诸多基本问题探求合乎自然与理性的解答, 而非一时兴起地将万事万物的成因归功于莫测神明的思想家
这是他成为哲学史上的重要形象的关键原因.

提出所谓 “百家思想” 的人的任务是为统治者提出谏言以助其建立更有力的统治地位
公元前6世纪时, 随着周朝的土崩瓦解, 中国陷入了内部动乱时期. 政治格局的变化为一种新的社会统治阶级以及朝廷官员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上述新思想的理念与希腊哲学也有共通之处, 如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求永恒, 为已由宗教所划定的问题寻找不同的答案等. 不同于希腊哲学的是, 中国哲学的产生源于权术政治, 因此关注的重心不再是宇宙的本质, 而是更多地放在了伦理道德上.

道德经里的 “无为” 是按照自然的法则行事, 顺从本心与直觉, 以此令人类的行为免受欲望, 野心的影响, 免除对社会习俗的依赖
老子的 “无为” 不是 “不做”.

毕达哥拉斯在几何学与数学中找到了在他看来是不言自明的, 由神明所赋予的真理
由于这些数学发现都是纯粹推理的结果, 因此在他看来, 它们比单纯的观察更为珍贵. 他进一步解开了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的平方等于其余两边长度平方的总和法则, 并证实其为数学真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具有极其非凡的意义, 以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将其推崇为神明的启示.

毕达哥拉斯发现协和音程之所以能够相互和谐是缘于它们之间构成了精确简单的数学比率
这些我们所称的谐波级数, 令毕达哥拉斯确定, 他在抽象的几何学中发现的数学美丽在自然世界中同样存在.

毕达哥拉斯对哲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抽象思考优于感官实证的理念
毕达哥拉斯学派将理性思考与宗教神学结合起来的行为是人类第一次试图用哲学与宗教共同解决问题.

我们对毕达哥拉斯的了解几乎都来自于他人的传述, 目前已知的大部分简短生平也是通过猜想而来
然而, 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各种观点为他赢得了几乎等同于神话传说般的地位. 这些观点是否确实由毕达哥拉斯始创已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它们对哲学思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悉达多 乔达摩 (释迦摩尼) 是第一位用哲学推理挑战婆罗门教教义的人
婆罗门教衍生自吠陀教 (一种基于神圣吠陀文本而来的古老宗教信仰). 如大多数东方哲学家一样, 乔达摩对希腊哲学家们所关注的形而上学中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不感兴趣, 这些问题不外乎通过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索研究超越个人经验之外的各种实体. 相反, 他关注生活的目标, 包括对幸福, 美德以及 “美好” 生活等概念的审视.

乔达摩认为自我沉溺和自我禁欲之间肯定存在一种中庸的生活方式, 能够带领人们找到真正的幸福, 或是 “启迪”
他意识到, 人类靠沉溺于感官之乐以摆脱苦难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即使满足了这些附属品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喜悦, 却无法带来在满足和平静的思维中所产生的幸福感. 他发现, 极端禁欲主义 (苦行与节制) 同样无法让人满足, 更无从发现通往幸福之路.

佛祖 (释迦摩尼) 以削去头发作为脱离物质世界的象征之一
据佛经所述, 物质世界的各种诱惑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必须予以抵制.

乔达摩看来, 自私是一种自我中心和自我恋慕
我们通常称之为 “自我意识”. 因此, 想要摆脱这些招来苦难的附属品, 仅靠放弃那些我们所渴望的东西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克服这种产生渴望的天性, 即 “自我”.

乔达摩认为从苦难中寻求解脱的关键不在于坚持做独立 “个体” 这一观念, 而在于理解作为永恒 “非我” 的一个组成部分
欲望, 野心以及期盼都是人类的天性, 更是绝大多数人活着的理由. 乔达摩看来, 答案在于 “自我世界皆虚幻”. 宇宙万物皆非自因, 而是某些前因所种下的果, 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这一永恒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的组成部分而已, 世界终将无常和无形. 因此, 伟大的整体中即不存在 “自我”, 也不存在 “非我”, 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就源于无法认清这一事实. 这并不代表人类应该否认自己的存在或是个人身份, 而是意味着我们应该理解存在和个体的实质, 短暂和虚无.

乔达摩认为,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在于终结苦难的轮回 (生, 死, 重生), 回到生命的原点
一个人可以通过遵循八正道克服自我意识, 免受苦难的折磨, 在顿悟中避免再次重生. 这样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 “无我” 中的位置, 成为了永恒的一部分, 达到了一种 “未出生, 未起源, 未创造以及未成形”, 超出一切感官经历的状态, 就是他所指的 “涅槃” 境界 (有很多翻译方式, 比如 “不执”, “虚无”, 或者字面意思像蜡烛一样 “吹熄”).

孔子试图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永恒, 找到让统治者实现公正统治的道德价值
孔子对神明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沉默态度, 但他通常用 “天” 或 “上天” 指代道德规范的源泉. 据论语所言, 人类是上天所选择的承载其意愿的代表,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用道德秩序建立世界大同, 这一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一致. 孔子认为 “德” (道德) 不是上天单独赋予统治阶级的, 而是可以在任何人身上传播培育的. 成为周朝的宰相后, 孔子则认为, 中产阶级需和统治者共同努力, 施行美德和仁爱 (“仁”), 创造一个公正和稳定的社会.

为调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孔子提出, 德行高尚的人不应只是处在社会等级顶层的贵族, 还应包括那些理解自己的地位并完全接受这一地位的人
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 而孔子的信仰则使人们获得上天的庇佑. 孔子采用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 “忠” 即忠诚, “孝” 即孝顺, “礼” 即礼制以及 “数” 即互助来对实现德行合一的方式进行界定. 孔子称严格遵守以上德行价值的人为 “君子”, 即集美德, 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于一身的绅士或品行优秀之人.

“德” 的价值体系源于统治阶级, 然而在日益没落的周朝却渐渐沦为空谈
孔子试图劝说统治者回归这一价值体系, 重建一个公正的政府, 可孔子同样笃信仁爱的力量, 他提出只有以身作则而非使用暴力镇压才能真正得到民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

孔子运用 “忠” 即忠诚作为指导准则, 他首先强调了人臣对君主忠诚的重要性
随后展示了父子, 夫妻, 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类似关系. 上述关系的排列顺序很重要, 政治忠诚为先, 其次是家庭和族人之间的忠诚, 再次是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忠诚. 对孔子而言, 这一排序可以映射应有的社会现实, 即各人应了解自己在社会, 家庭以及家族中的地位.

“孝” 强调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而这正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孝道在孔子看来绝不仅限于对父母或长者尽孝. 事实上, 由于包含了祖先崇拜等传统习俗, 因此孝道成为孔子论语中最接近宗教信仰的部分.

孔子最为保守的思想体现在他对 “礼” 即礼制的坚持
这不仅包括诸如先祖崇拜在内的一类传统礼制, 还包括支撑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规范, 从婚丧祭祀仪式到待客礼仪, 从送礼到日常的诸如鞠躬和言谈措施在内的礼貌等行为举止无一不包. 这些在孔子看来都是内在 “德” 的外在表现, 但需以诚治行, 因为唯有 “诚” 才是上天认可的行为方式.

孔子认为, 一个人可以通过承认自己的不足, 然后观察并学习他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这和一个世纪之后的苏格拉底不谋而合.

孔子不强调该做什么, 只规定不该做什么, 突出自我克制而不是行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谦逊的品格, 是中国古往今来一直高度推崇的价值观.

普罗塔哥拉: “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信念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
因此他否定有关真理, 公正或美德的绝对定义的存在. 他指出, 那些在一个人看来正确的东西, 而另一个人可能会认为是错误的. 这种相对主义同样适用于道德标准, 比如何为对, 何为错等. 对他而言, 永远美好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某物之所以具有道德或正确的性质, 无非是由于某人或某个社会赋予它这一特性而已.

墨子对 “兼爱” 的定义是人类应该摒弃对地位和关系的偏见, 平等地关爱每一个人
墨子相信, 人类的行为总是相互作用的. 我们以何种方式对待他人, 便会受到相似的回应, 这便是 “投桃报李” 的含义.

德谟克里特和留基伯认为构成人类身体的原子在人类去世时不会消亡, 而是分散开来组成了新的形式
它们开创的理论被后人称为原子论. 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完整的, 不受宗教神明论影响的宇宙机械论观点.

苏格拉底真正做的, 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锲而不舍地发问, 并在发问的过程中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
或是审视自我思想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 或辩证法. (之所以使用 “辩证” 这个词是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互相对立的观点间的相互辩证展开的) 他不关注问题的答案或是解释, 他所做的仅是检视人类加诸于自身的各种概念 (如 “好”, “坏” 以及 “公平” 等) 的基础, 因为他坚信, 认识自我才是哲学的首要任务.

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对苏格拉底而言, 审视生活是一种质疑那些人类每天都会使用, 却又从不加以思考的所有核心概念的过程, 以此揭示这些概念的真实含义, 暴露我们的知识或是无知. 对他而言, “美好” 生活便是做正确的事以获得思维的平静, 而非遵从社会的到的模式. 评判 “正确的事” 的标准只能是严格的思维检验.

苏格拉底认为, 人类因为缺乏智慧和知识才会做坏事, 进而总结出 “唯一好的是知识, 唯一坏的是无知”
他相信, 美德 (在当时其意为优秀和圆满) 是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人真的愿意去做坏事. 那些做坏事的人背叛了自己的良心, 心里也不会觉得好受; 同时, 因为人人都在追求思维的平静, 因此坏事根本不是我们乐意去做的. 知识与道德不可分割, 知识是 “唯一好的”, 出于这个原因人类必须不停 “检查” 我们的生活.

获得知识, 而非财富和地位, 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 这目标无关寻找乐趣或是满足好奇, 而是人类真正存在的理由
此外, 在苏格拉底看来, 所有的知识最终都是对自我的认识, 正是这种自我认知才创造出了如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正式这种自我认知助长了人类对于不朽灵魂的关注.

苏格拉底将自己置于一个无知之人的立场, 仅通过不断发问的方式揭露出了这些人观点的矛盾性以及知识的缺口, 从而逐渐得出自己的见解
他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为了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人类必须意识到自身的无知, 抛弃一切前人之见. 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最终的真理. 这种从无知的角度理智审视某一观点的方法标志着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彻底改变. 这是我们已知的对归纳论证法的第一次运用, 即首先运用这种方法确认一系列以经验为基础的前提的正确性, 随后运用归纳演绎引导出结论, 即一个普遍真理. 这种有力的辩证方式经过发展不仅成为西方哲学史的基础, 更成为所有实证科学的基础.

柏拉图通过推理, 认为与物质世界隔绝的思想或形态的世界肯定存在
根据他的总结, 人类的感官是无法直接感知到这个思想的世界的, 推理才是唯一的可感途径. 柏拉图甚至进一步论述出思想的王国才是真正的 “现实”, 人类生活的世界不过是 “现实” 的缩影或复制模型罢了. 他运用了随后被人称为 “洞穴之喻” 的寓言阐明这一理论.

柏拉图认为人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肉身和灵魂
其中身体控制感官知觉, 通过这些感觉人类得以理解物质世界; 而灵魂掌管理智, 通过理智人类得以理解思想. 他进一步总结出, 永恒不朽的灵魂在人类出生前便已存在于世界中, 在人类死后重归思想的国度. 当我们通过自身的感官观察思想在世界中的各种变体时, 便会唤起回忆中这些变体的真正形态. 必须通过理性推理这一灵魂的特质方可唤起对这些与生俱来的知识的回忆.

对柏拉图而言, 哲学家的任务是通过推理揭示出各种理想形态或思想
他认为哲学家应该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 因为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理解世界的本质以及道德价值的真谛. 然而, 就像 “洞穴之喻” 中那位看到真实物体而非影像的囚犯一样,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宁愿转回头面对那个已经令我们熟悉和舒服的世界. 他发现, 要想说服后代的哲学家们接受真正的哲学使命是非常困难的.

获得知识的唯一方式是使用推理, 而非感官观察
柏拉图通过这一理念, 还奠定了 17 世纪唯理主义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完全没有必要幻想出这么一个形态的假象国, 人类完全可以看到各种真实事物, 它们日复一日不断出现在我们周围
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他了解到, 通过观察自己遇到的每一个特定的植物或动物的特征, 他就能勾勒出使之区分于其他动植物的完整特征, 并以此推断出造就该事物的元素, 更通过研究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即人类并非生而具备柏拉图所说的识别理想形态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这样一个只能通过灵魂感知的形态世界中寻找固定物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其证据就存在于我们身处的世界中, 通过感官即可发觉
他相信物质世界中的物体并非其理想形态的瑕疵复制品, 而是其物质所有个体共有的核心形态. 比如, “像狗一样” 所传递的内容不仅仅有某种狗类所共通的特点, 它是每一只狗生而固有的特性. 通过研究个体, 我们便能一窥其种类所共有的, 恒常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看来, 思维在人类初生之时就像 “一块干净的白板”, 任何思想都只能通过感官获知
人类没有任何与生俱来的思想,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任何是非观念的. 随着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遭遇各种事关公正的案例, 我们开始注意到这些案例间有着相似之处, 并逐渐建立和修改有关公正的概念.

伊壁鸠鲁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思维的平静
他认为, 欢乐和痛苦是善恶之源, 包括美德和公正在内的品性便是由这一根源衍生而来, 因为 “快乐的生活是明智, 诚恳和公正的生活; 而明智, 诚恳和公正的生活需要快乐.” 人们经常会对伊壁鸠鲁主义进行错误的解读, 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追求感官之乐的思想. 而对伊壁鸠鲁来说, 最大的快乐只能在不受恐惧和痛苦束缚的情况下通过知识, 友谊, 有节制的生活获得.

伊壁鸠鲁认为, 阻止人类获得思维平静的障碍之一便是对死亡的恐惧, 而宗教往往会加深这种恐惧
如果触怒了神明, 便会在来世遭受严酷的惩罚. 伊壁鸠鲁并没有用永恒不朽的说法对抗这种恐惧, 相反, 他转而试图为人们解释死亡的本质: 人类在死亡之时是没有意识的, 因为人类的意识 (灵魂) 在死亡之时就已破灭. 如果人类在死后已丧失精神或生理上的一切知觉, 那么在活着的时候承受由惧怕死亡带来的痛苦就真是无比愚蠢了.

第欧根尼认为最幸福的人 (最富有的人), 是那些能够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 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 即 “知足常乐之人”
他认为为了过上美好生活, 或为使生活有意义, 人类必须挣脱由社会所施加的各种外在限制, 以及由自身的欲望, 情感和恐惧所创造的内心的不满. 如若能顺从理智与本能, 能不加羞愧地拒绝世俗传统, 放弃对财富和享乐的欲望, 安于过上一种简单生活的话, 生活就能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他是犬儒主义的开创者. 犬儒主义这个词条来源于希腊语, 意为 “像狗一样”, 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犬儒主义者摒弃一切社会习俗规范, 顺从本能生活的决心.

在芝诺看来, 人类完全无力改变现实, 为了享受这种现实提供的福利, 人类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和不公正

芝诺认为, 人类在出生时被赋予了理智的灵魂, 可以借此追求自由的意愿
没有人会被迫追求 “美好的” 生活, 这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取决于个人是否愿意摒弃自己无力控制的东西, 无视痛苦, 欢乐, 贫穷以及富有的差别. 倘若真能如此, 这个人就能达到各方面与自然的和谐, 顺从至高无上的自然立法者制定的规则而生存.

C2: 中世纪哲学 (250年 ~ 1500年)

奥古斯丁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 却并没有创造罪恶, 因为罪恶并不是一种物体, 而是在缺乏某种物质的情况下产生的
比如一个盲人所受的罪恶便是丧失光明, 而盗贼所受的罪恶便是丧失诚信.

奥古斯丁认为, 为了创造出包括人类在内的理性动物, 上帝必须给予他们自由的意志. 而拥有了自由的意志就意味着人类拥有了包括善与恶在内的选择权
理性是一种通过推理评估各种选择机会的能力. 这种评估的过程只有在拥有选择的自由, 包括选择作恶的自由时才有可能实现.

奥古斯丁还为上帝为什么还让世界有罪恶这个问题提供了第三种答案, 即将世界视为美好的事物
虽然宇宙中存在邪恶, 然而正是因为邪恶的存在才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正如不和谐音符的存在使和谐乐曲变得更加悦耳动听, 或黑点能令图画更显美丽一样.

从奥古斯丁时代的开始, 大多数基督教哲学家们都采取他的方式解决与罪恶有关的问题, 但反对者们提出了质疑
如大卫 休谟则对基督教教义提出质疑, 指出了理论中的弱点. 比如, 缺乏健康的这种说法就像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一样: 疾病的成因或许是因为缺乏某种物质, 但是病人所遭受的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 此外, 像地震以及瘟疫这样自然界中的邪恶又该如何解释呢?

贾拉鲁丁 穆罕迈德 鲁米 认为, 人类是一条通过生, 死与重生的连续过程, 而不是通过循环, 而是从一种形式延续为另一种形式, 最终走向永恒的这样一个前进的过程
是能将过去与未来进行串联的. 死亡与衰退是生命长河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 然而消逝的某物终将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因此, 我们人类不应惧怕死亡, 也不应为消逝而感到悲伤. 为确保我们能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成长, 人类必须努力获得精神方面的发展以及对神明与人类关系的理解. 鲁米相信, 通过音乐, 歌曲以及舞蹈得以增强的情感.

愚蠢, 伊拉斯谟眼中的天真无知,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也是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根本原因
相反, 知识对人类来说则是一种负担, 只能带来麻烦, 让人过上苦闷的生活. 他的著作 愚人颂 的发表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在文艺复兴早期蔓延至整个欧洲大陆, 并预示着将在接下来的宗教改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充斥着对当时腐朽和争执不断的天主教会机智诙谐的讽刺.

C3: 文艺复兴及唯理主义时期 1500年 ~ 1750年

米歇尔 蒙田认为对名誉永无止息的追求只会成为现实心灵宁静的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
蒙田并不关心人类是否应该追寻荣耀, 他所关注的在于我们应该摒弃对获得大多数人眼中的荣耀的渴望, 我们不应总是将他人的评价和认同作为价值标准, 并进一步提出建议, 即与其渴望他人的赞同, 我们应该想象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些真正伟大和高贵的事物, 在这些事物的前面, 即使是疯子也会将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 通过这种想象, 我们将学会清晰和客观地思考, 用一种思想更加周全和理智的方式行事.

蒙田提出, 太过介意他人的观点会令人类变得腐朽
因为我们要么会因为介意他人的观点而模仿那些邪恶之人, 要么会因为丧失了理智而对这些人心怀仇恨.

蒙田指出人们获得荣耀的机会是非常稀有的, 因此对荣耀过分尊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他在文章中写道 “我曾对此看到 (财富) 凌驾于美德之上, 多数时候更是远超过美德”. 他也指出, 鼓励政治家和政治领袖们将荣耀凌驾于万物之上, 只能令这些人越来越畏首畏尾, 无所作为, 整天只想着向他人证明自己能力与成就的不凡之处.

经验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所有知识必须最终来自于感官经验
人们经常将弗朗西斯 培根视为英国经验主义的第一人.

培根提出, 人们应该接受基督教会的教义, 科学必须同宗教分离开来, 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更轻松和迅速地获得知识, 才能通过运用知识来提高生活质量
他给出的其中一个理由是科学能巩固人们的生存状况, 为人们带来学术和个人领域内的荣耀, 而这一能力之前却一直被人们所忽略.

培根提出,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对一切永恒增加的世间万物建立起正确的法则
他建立了一种具有多种变体的科学研究方法, 不再以大量的观察为核心, 而是强调通过寻找反面例证证实一种新理论, 比如寻找是否有加热不会膨胀的金属.

在托马斯 霍布斯看来, 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动物不过是由血与肉组成的机器罢了

勒内 笛卡儿认为人类不能不加怀疑地接受任何事物, 而必须在接受任何学识观点之前抛弃掉任何先入之见
在此阶段, 似乎迪卡儿的态度也变得不确定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不确定的, 因此迪卡儿失去了一切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将这种感觉描述为孤立无助, 仿佛被卷入一场由普遍怀疑所创造的漩涡中, 找不到立足之处. 怀疑论甚至令他无从回归对知识和真理的研究中.

“我是, 我存在” 这个法则构成了笛卡儿的第一确定性理论
早期笛卡儿将这一法则归纳为 “我思故我在”, 但后续摒弃了这种修辞方式, 因为 “故” 这个词的存在令整个句子读起来更像是一种假设前提和结论的组合. 而笛卡儿希望读者, 即沉思的主体 “我” 能够意识到, 在了解自己存在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一情况的真实性, 并立刻抓住这种真实性. 对于自我存在意识是一种直观的感觉, 而非是对某一观点做出的结论. 对笛卡儿而言, 确定了自身的存在给了他类似阿基米德支点的感觉, 这种确定性将他从怀疑的漩涡中拉出, 给了他一个坚实的立足点, 以及从怀疑论回归探索知识的道路. 然而, 虽然这对笛卡儿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却并非他认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

第一确定性 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知识的存在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
除去这一目的, 笛卡儿还意识到人类有可能通过确定性本身获得知识. 这是因为人类能获得的知识是与对自我存在的知识紧密相关的. 故而 “思考” 本身也同样无法从理性角度进行质疑, 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考的一种形式, 所以怀疑我是否在思考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思考. 正如笛卡儿已知的, 他存在, 并正在思考, 那么他, 以及每一位思想家, 从中便可了解到自己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生物.

布莱兹 帕斯卡提出, 想象力是人类最为强大的力量, 也是人类犯错的主要源头
更糟糕的是, 尽管想象力经常让人出错, 但偶尔也会令我们发现真理. 在花了一些篇幅探讨想象力的弊端之后, 帕斯卡的论述却嘎然而止: “想象力决定一切: 它能带来美好, 公正以及幸福, 而以上三者是世上最伟大的事物.” 如果无视之前的文本信息, 那么看上去帕斯卡似乎是在赞美想象力, 然而我们能够从随后的叙述中发现作者的意图与此完全不同. 由于想象力经常让人出错, 那么经由想象诞生的美丽, 公正以及幸福也总是虚假的. 在其更为宽泛的神学著作背景下, 尤其在帕斯卡强调理性对人类产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其实是在于告诉那些前天主教教徒: 他们所选择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并非所想. 虽然这些人相信自己选择的正是理性之路, 可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被想象力诱导罢了.

帕斯卡赞成无法为宗教信仰提供坚实的理性基础这一观点, 但同时他也试图为人类拥有宗教信仰的渴望寻找合理依据, 其中包括对可能利益的重现以及无法质疑上帝的存在
帕斯卡提出, 怀疑上帝的存在将会冒着丢了西瓜 (天堂中无穷的幸福), 捡了芝麻 (获得有限的独立感) 的风险. 但笃定上帝的存在则有可能用极少的代价换来极大的收益. 因此, 信仰上帝更为合理.

C4: 法国大革命时期 1750年 ~ 1900年

伏尔泰宣告, 所谓的必然是十分荒谬的
首先, 他指出, 除了数学以及逻辑学领域的必然真理外, 几乎历史上的每一个现象以及理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时地得到修正. 因此那些看上去的 “事实” 其实比一个正待人论证的假说真实不到哪里去. 其次, 伏尔泰赞同洛克的观点: 与生俱来的思想并不存在, 并指出那些人类似乎从出生就了解到的, 自以为是真实的思想很有可能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 且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所不同.

伏尔泰相信, 质疑每一个 “事实”, 挑战一切权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伏尔泰提示人们回想面对权威言论时, 接受要比挑战和思索这些言论要轻松得多. 他认为, 一方面要对政府有所约束, 另一方面需要开放言论, 科学和教育才是获得物质和道德进步的关键.

亚当 斯密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部分是出于善意, 部分则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而个人利益是人类更为鲜明和强烈的一种特征, 因此人类行为大多数时间都是受个人利益的指导和驱使

叔本华进一步将康德的观点补充为 “人类总将自身眼光的局限视作世界的局限”
在康德看来, 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世界的面貌, 即表象世界, 但人类永远无法感知实体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是一种 “自在之物”. 因此, 人类对世界的看法都存在局限性, 因为所有看法都来自于被各种存在局限的感官知觉所收集到的信息. 人类的知识受限于自身经验的观念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古代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曾说过: “每个人都只相信自身的经验”. 17世纪时, 约翰洛克也曾称 “人类知识永远无法超越自身经验”. 对叔本华而言, 表象世界和实体世界并非两个不同的现实或世界, 而是完全相同的, 只是人类经历的方式不同罢了.

叔本华强调人性潜藏在人类最为基础的欲望之后, 人类才是在不断试图解放渴望的过程中, 一直令自身承受失望和挫折的元凶
对他而言, 世界没有好与坏之分, 世界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追逐幸福的人类既可能获得最终的幸福, 也有可能惨遭痛苦和挫折. 唯一能令我们逃离这种痛苦境地的方法就是抛弃或起码摒弃一部分对幸福的渴望. 他提出, 人类可以通过美学沉思获得救赎, 特别是以音乐的方式, 因为音乐是唯一不试图再现表象世界的艺术形式.

叔本华意识到, 如果人类能够觉察到自己与宇宙的不分离不过是一种假象, 我们就能获得与全人类以及世间的万事万物共有的通感, 美德便会从这种普世的同情心中产生
叔本华的思想再次反映出了东方哲学的理念.

路德维希 安德烈斯 费尔巴哈提出, 人类在渴望拥有那些最为美好的事物, 例如爱情, 怜悯, 慈悲等的时候, 便会幻想出一个在最大程度上拥有上述品质的形象, 并将这个形象称为 “上帝”
因此, 神学其实不过是人类学罢了. 我们不仅欺骗自己相信神灵的存在, 更忘记或抛弃了人类的本质. 我们忽视了上述的美德其实正存在于人类而非上帝身上. 因此, 我们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神明的公正上, 而是应该更加关注人间的公正, 毕竟,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

约翰 斯图尔特 米尔总结道, 社会应该给予所有公民追求幸福的自由, 政府应保障公民的这一权益, 并立法保护公民实现个人目标的自由
只有当某人追求幸福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幸福时, 才应适当剥夺前者的自由. 这便是所谓的 “伤害原则”. 米尔指出, 在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 “个人的福祉, 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道德层次的, 都不足以构成充分理由”.

马克思认为, 正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激发了变革
马克思认为自己对不同社会时期的本质问题的解读是独一无二的. 早期的历史研究强调个体英雄和领导人的作用, 或某种思想的作用, 但马克思却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一连串的群体斗争上, 包括早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 中世纪地主和农奴之间, 以及现代雇主和受雇者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认为, 资产阶级控制着整个贸易过程, 他们 “除了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和冰冷冷的现金支付之外”, 与人民没有丝毫联系
人民本应该因自身价值而受到尊重, 但资产阶级却 “把个人价值等同为交换价值”. 道德价值, 宗教价值甚至情感价值都被他们弃之不顾, 无论是科学家, 律师, 还是牧师, 诗人, 每个人最终都被转化为受雇的劳动者. 在马克思看来, 宗教和政治 “幻想” 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资产阶级 “赤裸裸的, 无耻的, 直接而残酷的剥削”. 本应受到宪章保护的人民自由被抛之脑后, 取而代之的是 “不合理的自由, 自由贸易”.

马克思认为,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令所有的生产材料 (例如土地, 原材料, 工具和工厂) 公有化, 从而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从事劳动, 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消费
这是能够阻止富人剥削穷人的唯一方法.

在马克思看来, 政治利益和政党不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 尽管表面上, 他们是在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努力, 但实际上, 他们是为了获得并维护自身的权利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 统治阶级都会努力控制政府和法律部门, 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经济霸权. 他认为, 现在的社会形态就好比是一个 “资产阶级事务管理委员会”, 被排斥的团体为了让其考虑自己的利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比如争取扩大选举权, 这些努力都短期地反映出深刻的经济冲突确实存在.

梭罗在1849年所著的 论公民的不服从 一文中阐明: 公民有权利通过不合作和非暴力抵抗进行负责任的抵抗
梭罗还将此观点付诸实践, 拒绝缴纳税款用来为墨西哥之战和奴隶制永久化提供资金. 梭罗的观点与其同时代的一些人观点和欧洲革命精神截然相反, 后者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但后来梭罗的理念被许多抵抗运动的领袖所采用, 如甘地和马丁 路德 金.

对于威廉 詹姆斯来说, 任何一个理念的真实性都取决于其有用性, 即是否满足他人的需求
皮尔斯实用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我们是通过实践, 而非简单的观察习得知识. 我们是否依赖某一知识取决于知识何时对我们不再有价值. 这一概念可以解释许多事情. 当某一知识不再有这样的作用, 或者有更好的知识出现, 原来的知识变得多余, 我们就会用新的将其取代. 如果一个理念与已知的事实并不相悖, 如科学的法则, 又确实提供了精确预测事物的方法, 足够满足我们达成目标, 那么就认为这一概念是正确的.

詹姆斯也认为知识本身就是有用的工具, 与事实无关
如此对真理进行解读, 不仅可以将真理与事实区分开, 詹姆斯也由此认为 “想法本身的真实性并不是其内在的固有属性, 真理是出于偶然的原因才演变成想法的. 其真实性的产生是许多事件一起作用的结果, 其实真理本身也是一个事件, 一个过程”. 任何理念一旦被付诸实践, 就会由于我们采取的行动而具有真实性; 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即这个理念具有真实性的过程.

詹姆斯认为 “所谓事实并不真实, 只是事实而已. 真相是信任的功能, 而信任发于斯, 止于斯
在决定将一个理念付诸实践的时候, 对该理念的信任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从这一角度来说, 信任也是一个概念获得真实性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我需要做一个很困难的抉择, 对某一特定理念的相信会导致我做出某一特定举动, 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正因为此, 詹姆斯对 “真实的信任” 加以定义, 指那些被证明有用的信任. 他还将这些信任与事实本身区分开.

詹姆斯宣称 “行动起来, 或许你可以让事情有所改善” 还在后面加了简明而幽默的注脚 “一定会的”
詹姆斯距离对此进行解释. 假如一个人在森林里走失了, 也没有食物. 一旦看到一条小路, 就一定要相信顺着这条小路就可以走出森林, 找到休息的地方. 因为如果他不相信这一点, 就不会走出这条小路, 就依然找不到出口, 继续忍饥挨饿. 可是, 如果他相信顺着这条小路可以走出森林的话, 就能成功自救. 通过践行自己的信念, 认为这条路可以通往安全的地方, 信念就变成了现实. 如此一来, 我们的行动和决定就使得我们对某一想法的信任不被辜负. 当然詹姆斯的本意不是 无论多么古怪的想法, 一旦行动起来都能成为现实. 一个想法要在满足了一些特定的条件之后才能被认定有道理. 现在掌握的证据必须要能对其加以佐证. 在批评面前也要站得住脚. 在践行这一想法的过程中, 该想法也要不断在使我们加深理解或者预知未来的过程中证明自己的确有用. 即便如此, 只有在总结过去的时候, 我们才能百分百地说这一信念是由于我们采取了行动才成为现实的.

詹姆斯认为, 虽然宗教信仰并未被证明是事实, 然而信仰上帝仍是有用的
因为上帝要么使他的信徒们更加满意自己的生活, 要么克服了对死亡的畏惧. 这些事情 更加满意自己的生活, 或者面对死亡时的无畏, 都变成了现实; 这些结果都是源于信仰, 以及在信仰基础上做出的决定和行动.

C5: 现代哲学 1900年~1950年

尼采说的 “上帝已死”, 不仅是在对宗教发出挑战, 而且将矛头指向了更宽广的领域
“上帝” 在此的含义, 不只是哲学家们探讨的或者教徒膜拜的神, 还包括了一切我们可能信奉的价值观. “上帝已死” 指的不仅是神的死亡, 还包括一切我们所传承下来的价值观.

尼采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 “对一切价值观进行重新评估”
他试图质疑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 对道德, 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进行重新思考. 他反复强调, 这样做可以创建一套快乐哲学, 虽然颠覆了我们对善恶好坏的全部认知, 但是却试图对人生进行积极肯定. 尼采认为, 许多我们认为是 “好” 的东西, 实际上却在局限着我们的人生, 甚至与人生背道而驰. 我们或许会认为当众出丑是不好的, 因此抑制住自己在大街上欢快起舞的冲动; 我们或许会认为肉欲是有罪的, 因此当心中出现渴望时就惩罚自己; 我们可能会麻木地工作, 不是因为必须这样, 而是感到这是一种职责. 尼采想终结这些否定人生的哲学, 使人类从另一种角度观察自身.

尼采认为, 柏拉图与基督教说得所谓 天堂/“真实世界”, 这种虚无缥缈的布道悲剧性地阻碍了我们在当前的世界中好好生活
尼采认为, 基督教让我们拒绝现世生活, 从而换来他们所许诺的美好来世.

对约翰 杜威来说, 哲学问题并不是与人们生活无关的抽象问题
实用主义的立场是, 哲学或者 “思想” 的目的并不是要为我们揭示世界的真实面貌, 而是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应对世界. 如果我们认可实用主义这种方法, 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就不应当是 “事物的原本是这样的吗?” 而是 “这种方法的实际影响是什么?”. 他认为之所以出现哲学问题, 是因为人类在尝试着理解自身所存在的世界, 决定应该采取哪种策略应对世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他相信, 哲学并非是一个 “观察者”, 从远处观察这个世界, 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来.

杜威讨论了 “只有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思考” 这一理念. 世界一直在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应对这种变化
存在是一种风险, 或者说是一场赌博, 而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稳定的. 我们需要自然界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本身却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不仅如此, 这些环境变化的方向还是不可预测的. 他认为, 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 我们可以采取两种策略: 我们可以求助于宇宙中更高级的生物和神秘力量, 也可以努力了解并控制这个世界.

伯特兰 罗素建议, 我们不应该以远古的时代遗留下来的道德思想来看待工作, 而应当以能否使人类生命更加丰富, 更加幸福为标准
罗素相信, 如果我们这样来衡量, 就不难得出我们应当减少工作这一结论.

罗素的观点是, 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会将我们解放, 让我们有更多时间追求更有创造力的兴趣爱好
罗素相信, 一个认真对待闲散生活的社会将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 因为教育肯定不只具有为工作提供培训的功能. 悠闲生活应当重视艺术性, 这样人们才有时间制造出质量上乘的物品, 而艺术家们也无须为养家糊口而挣扎. 另外, 闲散生活还应当认真对待享受生活. 罗素相信, 在这样的社会中, 我们会失去战争的兴趣, 因为战争意味着要进行 “长时间, 高强度的工作”.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 “描绘” 世界. 他认为 “图画如同测量工具一般, 精确地反映了现实世界”
当然, 我们的图画可能不正确, 它可能与现实不一致. 维特根斯坦认为没有中立, 因为他认为命题必然有真有假, 图画也有真有假. 语言和世界都有一个逻辑范式; 语言能通过图画世界来表现世界, 并以一种与真实一致的方式来描绘它. 维特根斯坦的 “真命题的总和” 只能是所有确实如此的事物, 或者是自然科学. 对他来说, 讨论宗教和道德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那些试图探讨的问题是超出世界的极限的话题, 那么也超出了语言的极限. 他认为, “很清楚, 道德是不能言说的”.

马丁 海德格尔 “从本质上来说, 我们是暂时的存在物. 我们通过参与各种消遣活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所有的活动计划总有一个最远的限度, 在这个界限, 我们所有的计划都会终结, 无论完成与否. 这个界限就是我们的死亡”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忙着参与各种正在进行的活动, 忘记了死亡. 我们单单从参与的活动来看待我们的生活, 却忽视了我们存在的一个更基本的范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是在不真实地存在着.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死亡是我们所有可能性的最终界限时, 我们就开始对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例如, 当一个好友去世, 我们可能会审视自己的生活, 并意识到我们每天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无意义的, 生活更深层的意义缺失了. 因此我们可能会改变生活的重心, 为自己计划不一样的未来.

汉娜 阿伦特 “恶魔并不是恶毒的”. 她认为, 这种人的 “恶” 是源于其自身不能独立思考和判断. 极端政治体制能够利用这种顺从, 麻木和不负责任, 让这种 “不动脑子” 成为普遍而正常的现象

阿贝尔 加缪 认为,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生活的无意义和荒谬这一事实, 我们才能充实地生活
接受荒谬这一观点, 我们的生活变成一个不断反抗毫无意义的宇宙的过程, (抛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才有我们自由的生活.

C6: 当代哲学 1950年~至今

约翰 罗尔斯 “仅有的能够被所有各方理性认可的规则, 是那些真正不偏不倚的, 不考虑诸如种族, 阶层, 信仰, 特长和是否残疾等因素
换句话说, 如果我不知道我在社会中的地位, 那么理性的利己主义会迫使我去支持一个各方都被公平对待的世界.

保罗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源于所有科学方法都是有限的. 不存在所谓 “科学的方法”
如果观察科学是如何在实践中发展和进步的, 我们可以认定的唯一方法就是 “怎么都行”. 他坚持认为, 科学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地发展, 如果科学哲学需要这些规则的话, 那将限制科学的进步.

理查德 罗蒂 “谦虚 (源自我们认识到没有绝对真理的标准), 与他人团结, 以及我们的希望 (希望我们可以出一份力, 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值得生活的世界)
也许, 罗蒂说, 这些东西就足够了.